释志南《绝句》

《绝句》

作者:南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义:

停船上岸,我把带篷的小船,系在一棵参天古树的树荫下;拄着藜杖,走过东面的一座桥。

阳春三月正是杏花开放的季节,春天的细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我的衣裳;春风拂面,带来杨柳清新的气息,暖暖的令人心旷神怡。

扩展资料:

《绝句》由南宋诗僧释志南,志南是他的法号,这首绝句,主要写诗人在春风细雨中独自一人拄杖春游。“杖藜扶我”是将藜杖拟人化,仿佛拐杖是自己的同有人,”桥东“这里的东有东风的意味,借指春天,”杏花雨”和“杨柳风”也都点名了季节,把一幅杏花开柳叶飘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一路欣赏着红桃红柳绿,在清新暖人的春风里拄杖前行,春雨沾湿了衣裳,好不惬意,到他想要归去的时候,乘上那系在树荫下的小船,顺着溪流回到寺院,全诗多用拟人、倒装的手法,且首尾呼应,可见作者文学造诣之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绝句志南

《绝句》 南宋-志南和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扩展资料:

《志南和尚》也以描写二月春景而闻名,这是最受欢迎的七首诗之一。

前两句写诗人的下落,后两句写诗人的春天的眼睛。前两句文笔优美,给人一种清幽的美感:斑驳的老木,潺潺的溪水,轻盈的舟,扭曲的杖,简朴的桥,毫无问题的老和尚,构成了一幅春天的图画。

一句“扶我过桥”,诗意地表达了禅宗对物我合一的崇拜。小桥东侧,杏花似烟,柳树似线,细雨似脆,微风似丝。蒙蒙的杏花雨,摸不着衣服又不湿,多么惬意;杨柳和风,吹在脸上的寒冷而不觉得寒冷,它们是多么体贴。

这清凉的春天,不就是禅宗所宣告的清凉的春天吗?这迷人的春色,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意境界。在诗人的眼中,禅宗在古老的树木,在水中,在船上,头上的一根棍子,东部的桥上,心里的老和尚,杏花在雨中,柳树在风中,在凉爽的感觉,是湿的,明确的柔软,不冷,禅宗是春天,它是一切,这是护符,是这首诗!

诗有四种美德:一是理性的美德,二是意义的美德,三是思想的美德,四是自然的美德。障碍和实际的理解,高理性说。

出于偶然,太阳的意义是伟大的;写下微妙,如望着湖底,越想越高;不怪也不怪,剥落文人才子,知道其妙又不知道其妙,说天人高人一等。姜奎,宋·《白石道家诗》)没有理由,不说禅,但很有禅意,这首诗可以说是自然而美妙的!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盗梦者的头像
    盗梦者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盗梦者”

  • 盗梦者
    盗梦者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绝句》作者:南宋释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义:停船上岸,我把带篷的小船,系在一棵参天古树的树荫下;拄着藜杖,走过东面的一座桥。阳...

  • 盗梦者
    用户103008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释志南《绝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斯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