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一、工资总额的概念与构成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多个组成部分。工资总额反映了企业用工的成本和规模,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职工薪酬的定义与内涵
职工薪酬则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它不仅包括工资,还涵盖了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企业为职工提供的所有形式的经济利益。
三、工资总额与职工薪酬的区别
1、范围不同:工资总额主要关注企业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而职工薪酬则涵盖了企业为职工提供的所有形式的经济利益,包括直接支付和间接提供的福利等。
2、核算方式不同:工资总额通常按照职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量或业绩进行核算,而职工薪酬则可能涉及更复杂的计算和分摊过程,以反映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和补偿。
3、目的不同:工资总额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用工成本和规模,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依据;而职工薪酬则更多地关注职工的经济利益和福利待遇,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关怀和保障。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和劳动者应明确区分工资总额和职工薪酬的概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既要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劳动者也应了解自己的薪酬构成和权益保障,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综上所述:
工资总额和职工薪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工资总额主要关注企业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而职工薪酬则涵盖了企业为职工提供的所有形式的经济利益。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和劳动者应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此条款明确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形式和时限,是保障劳动者获得合法工资报酬的重要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
第九条规定: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法律分析:要看扣除的理由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单纯从扣款的数目上来说,只要扣款以后你拿到手的基本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不算违反劳动法。如果作为劳动者,只要公司的规章制度符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公司里面违犯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有权对劳动者进行处罚,但罚款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如公司规章制度中规定某一项只能扣款20元,而公司扣了你20%的工资,那就不合法了。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2000元以下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在劳动期限内,未足额支付报酬,安排加班未支付加班费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应付金额的50-100%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三、劳动者造成企业的损失,每月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三)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四)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凉州大司马”
本文概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工资总额的概念与构成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
文章不错《工资总额和职工薪酬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