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辩日与中医说外语的典故新说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李大鹏认为:中医应当能说“国际话”,只有让外国人听得懂,才能让外国人接受中医药科学和理论。这使我想起了“小儿辩日”的典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源于《列子·汤问》)。

 意思是——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车的盖蓬那么大;到了中午,它就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大了。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小,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就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使人感到还有些凉凉的;到了中午,就热得跟泡在滚汤里一样,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就感觉到凉,离我们近的就感觉到热吗?”孔子听了他们的话,一时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积很丰富呢?”寓意:知识是无穷尽的。即使知识很渊博的人,也有许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我想李会长是陷于了“小儿辩日”的论题中了。“小儿辩日”实际上是两种对事物不同的认知方法,一个是以目视结果作为距离的测量依据,来判定的.。另一个则来自直觉和感受,来判定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实际上代表了目前东西方文化在对事物认知上的差异。譬如中医是从人的整体上来认识和处理疾病的,遵从的是“辨证论治”。而西医则是先把人体分割成一个个单元(解剖生理学)再来认识如何处理疾病的;信奉的是“实证加推理”。譬如肝病病人在西医那里,会得到一些现代仪器诊断和生化检查,会分辨出疾病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以及疾病的病变部位、程度以及致病源。然后,抗病毒、护肝,完全是从疾病部位考虑问题。而中医看的是病人患病是属于哪个证型,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情是饮食问题还是七情不调、是操劳过度还是季节变换所致,以及疾病部位与全身的关系,从而通过中药方剂调理以最终恢复他的机体平衡而治病。可以看出,两种不同认知方法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在彼此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法下,中医该如何说出能让西方人接受的“外语”呢?

 另外,中医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处于人类医药学发展史的前列,《内经》关于血液在血管内“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比英国哈维氏发现血液循环几乎要早二千年;唐《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6年)还要早八百余年;南宋宋慈《洗冤集录》不仅是我国的第一部法医学专著,而且是全世界最早的法医专书,它比外国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即公元1602年菲德里所编法医学著作早三百五十余年;明陈司成在其所著《霉疮秘录》中,开创了世界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的先例……为什么外国人就不能学“汉语”而研究中医,而要中医非得讲“外语”去迎合外国人呢?实际上现在已经有许多外国友人正通过不同渠道学习中医,研究中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学习中医药、针灸等外国留学生达4000余人;英国还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这难道不是中医正在“国际化”吗?

 作为中国人如果没有对中医的尊重,不研究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而是草率对它下结论:或是中医是“伪科学”、或是中医必须会说外语才能“国际化”等等,我认为这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

自从2015年年初开始使用微信,陆续关注了不少公众号,截止至今,总计关注了243个公众号。说一说当初我为什么关注它们的吧。

关注理由

1、觉得对我有用。因为我经常登陆各大论坛网站,看到好文章了,便忍不住去作者的个人主页上看一看,如果发现里面的文章很对我的口味,又恰好留了公众号,我便会毫不犹豫地立马关注。一些服务类的公众号,会定期发放福利,所以一并予以关注。

2、公众号推荐。如果一个喜欢的公众号荐号,我会按图索骥,先查看一下新号的历史记录,喜欢则关注,也有爱屋及乌的意思吧。

3、接地气走心。有的公众号背后的作者不是大V,也不知名,也许平凡如你我,有的只是在公众号里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心得,有的抒发生活感悟,有的分享兴趣爱好,但是每次看他/她的文章,满满的诚意扑面袭来,非常真实,实在没有理由不关注。

关注主题

纵观这些公众号,内容覆盖之广,跨界之大,可见当时我也费了一些精力,以下包括但不限于:

1、育儿教育类。如崔玉涛家庭育儿、凯叔讲故事、博雅小学堂、常青藤爸爸、小银星艺术团、南京晨报小记者等,有些关注孩子的身体方面,着重健康成长,有些着重孩子的教育方面,涉及国学学习、艺术培养、英语启蒙、亲子旅游等。

2、销售创业类。最早开始关注的是销售没冬天倪建伟、销售与管理,后来又关注了民间的冲上销售九重天等。说起我关注这类公众号,还有一段故事,大约在2013年左右,我在天涯论坛上看了她笑着说我有点色发的帖子,才了解到销售工作的魅力,从中,我看到一个销售人的成长,如何布局,如何和人打交道,如何成交,其精彩些不亚于一部精彩的电视剧。

3、语言学习类。我本人是英语专业出身,二外学的是法语,所以关注了口译网、scalerstalk、法语法国、法语翻译之友、法语世界、南京法语联盟等一些优秀的专业公众号。

4、职场管理类。北大纵横、古儿浪洼的方寸江湖、奴隶社会。

5、财经法律类。吴晓波频道、财经早餐、跑赢CPI、法律小常识、简七理财、理财巴士、学法网。

6、健康健身类。丁香医生、江苏省中医院杏林省中、陈柏龄的酱油台、跑酷健身教练高科。

7、自我提升类。幻方秋叶PPT、warfalcon、趁早读书会、服装搭配师miuo、学习学习再学习、虎皮妈的夜航船。

8、兴趣爱好类。佛学、养花、摄影、手工皮具方面,我都关注了。如索达吉堪布、二小初学佛、爸妈摄影师、藏花阁论坛、大猫布丁、南京salsa、ICS爱收藏、嫣然小厨。

9、阅读类:第二书房、读书有疑、不止读书。

10、工作相关:身处化工行业,所以关注了化工707、马后炮等。

11、服务类:各大银行/信用卡公众号,主要是方便查询账户信息,消费提醒,南京移动、以及几个证券公司。

综上,我决定对我关注的公众号做个减法,不想让一件原本美好的事物成为我的负担,我需要轻装上阵,必要时也要有所输出。

经过艰难的选择,忍痛割爱,最终保留了66个公众号,除去常用的几家银行卡及移动服务号,严格意义上,只保留了40个左右。

其中我最喜欢的几个公众号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爸妈摄影师。从小我就喜欢照相,工作后买的第一个大件就是sony的相机,平时也会拿着手机给孩子随手拍拍拍,这个公众号是一个妈妈介绍的,会举办儿童摄影课程,而且还有照片点评,适合我学。

2、北京趁早读书会。里面的女人个个活色生香,爱健身、爱学习、爱阅读、时间管理井井有条,也算是为我的生活开了一扇窗,懈怠时、疲惫时看看她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满地复活。

3、bethebeauty。最早从知乎上关注作者,非常有才气的女子,传递美。

4、常青藤爸爸。美国名校毕业的爸爸做的公众号,传达育儿新理念,学习。

5、陈柏龄的酱油台。陆续坚持运动已近一年了,每天20分钟左右,也在健身达人的推荐下,买了一些运动方面的书,跟着教练的思路能学到运动中的一些知识和注意事项,毕竟运动也要讲科学,另外,作者也是一个爱分享的人。

6、丁香医生。迄今为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靠谱,反伪科学的健康科普公众号。从这里了解到很多常见病的知识,也对身体多了一份关注。

7、法语世界。提醒我法语学习不要停。

8、古尔浪洼的方寸江湖。跟着古叔,踏实走好职场每一步。

9、奶爸的英语教室。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看到了网上很多英语学习的分享,感觉奶爸的分享最系统,最实用。

10、和松妈妈去游河。最接地气、真实。跟着松妈,做一个进取的人,陪着孩子一起进步,尤其是周五推荐特刊,跟着松妈买买买。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依烟的头像
    依烟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依烟”

  • 依烟
    依烟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李大鹏认为:中医应当能说“国际话”,只有让外国人听得懂,才能让外国人接受中医药科学和理论。这使我想起了“小儿辩日”的典故:...

  • 依烟
    用户102810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小儿辩日与中医说外语的典故新说》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斯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