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发明人:袁隆平)
理由:第二次绿色革命,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贡献已经惠及几亿人。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理由:首次用人工合成生命体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意义与影响是巨大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过去世界普遍认为生命体是天然的,大多认为人工合成生命体是不可能的,中国人首次让它变成可能。
三、数学机械化方法(发明人:吴文俊)
理由:给中国传统数学注入活力
“文革”以后,吴文俊的研究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数学史,并开创了被称之为数学机械化的研究工作。在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转而研究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面貌,被称为“吴方法”。
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方法“把中国传统的数学思想方法化腐朽为神奇”。牛顿发明了微积分,从此西方数学占了上风,中国传统数学只能“靠边站”了。可吴文俊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结合当代计算机的原理,开创性地发明了“吴方法”。
四、陆相成油理论(发明人:李四光科研集体)
理由: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中国在大庆、大港、胜利等地连续建成大油田,陆相成油理论的作用功不可没。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有可能出现大的油田,西方人确认中国贫油,就因为中国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为陆相沉积。我们的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只要条件适宜,陆相沉积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论。这个基础理论的突破,让我们发现了自己脚下的油气资源。
五、汉字激光照排(发明人:王选院士)
理由:让印刷术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业的效率。它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韩等国家的印刷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复方蒿甲醚
复方蒿甲醚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物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有王淦昌、吴有训、叶企孙、黄昆、饶毓泰、钱三强、钱学森、严济慈、杨振宁、吴大猷。
1、王淦昌
王淦昌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也是20世纪实验物理学三大女杰之一的迈特内教授唯一的中国学生。他在我国的核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常年辗转于17号工地、221厂等地,终于攻克了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等技术难关。可以说中国在研究两弹一星的许多关键技术上都是由他带领攻克的。
2、钱学森
钱学森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组织设计和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指导实施了两弹结合试验,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他在导弹还有航天方面对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能力跟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3、钱三强
钱三强是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是于1913年出生的浙江人士。钱三强在原子研究中作出非凡成果,他在法国科技界的声誉不断提高。仅在11年后,他就被提升为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当年在留法的中国学者中只有钱三强一人得到这样高级学术职位。
4、饶毓泰
饶毓泰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一位奠基者,其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生致力于我国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后又长期执教北京大学,培养了吴大猷、马仕俊、马大猷、郭永怀、虞福春、黄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理学家,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杨振宁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
主要提出过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近代物理学,尤其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都是基于宇称不守恒理论搭建的。
杨振宁也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世界物理学历史的梯队上,杨振宁的成就甚至可以挤到和牛顿、爱因斯坦同一位置。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物有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屠呦呦、钟南山。
1、钱学森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中国自主研制和发射火箭、导弹事业的杰出代表。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成功地研发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还创建了中国的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的粮食产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3、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出生于吉林辽源市,满族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中国天眼”凝聚了四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目前它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4、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代表作品:发现青蒿素。
5、钟南山
钟南山,男,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钱学森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灵卉”
本文概览:一、杂交水稻(发明人:袁隆平)理由:第二次绿色革命,解决全球饥饿问题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文章不错《中国近现代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