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什么意思-

意思: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出处:《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

节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扩展资料: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前半部分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震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什么

《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扩展资料

全文共9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达了“兴汉室”的决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第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意思是"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奉命"

指的是任务重而艰巨,光荣而伟大.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险困难的时候接受奉命

〔值〕遭逢。

〔倾覆〕倾倒覆没,意为大败。指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战败。

〔际〕时期。

〔危难(nàn)〕危险困难;“难”,祸难。

〔尔来〕自那时以来;“尔”,这,那。

〔有〕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矣〕表示已然。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若水伊人的头像
    若水伊人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若水伊人”

  • 若水伊人
    若水伊人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意思: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出处:《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节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 若水伊人
    用户102803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斯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